水晶维权,怎么辨别水晶真假

阅读:556 2022-03-10 12:29:52 作者:周媛媛

彩碧借A股蓝宝石概念涨价快于高端翡翠,假货充斥市场

家住广州东山口的曾阿姨在“五一”期间,在网上以538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条碧玺珠链,是她在该区月雨一家零售店看到的同类产品价格的五分之三。然而,这串珠子被送到广地珠宝检测中心,被告知不是碧玺,而是水晶,是染色的,成本只有几十元。

今年以来,碧玺市场火爆,蓝碧玺价格飙升3-40%,超过同期高端翡翠的涨幅。然而,无良经销商假冒天然水晶,优化高温高压假冒,难以保护消费者。

业内专家提醒:网购需谨慎;如果发现明亮、光滑、无瑕疵的彩色碧玺,应多加注意检测。

提醒

蓝色碧玺之所以受到追捧,也是因为它的质地比绿色和黄色碧玺要高,不清晰的瑕疵和裂纹较少;此外,它在矿山的产量较少,更加稀缺。另外,历史上,蓝碧玺和鲜红碧玺一直是碧玺市场上最贵的产品。

像曾婶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。与祖母绿和海蓝宝石一样,碧玺也是自2012 年以来抵制市场的少数珠宝品种之一,吸引了众多公司的关注。

40元成本染色水晶

冒充碧玺卖上千元

记者调查后发现,传统假冒玻璃微珠、树脂和水晶假冒成本不低。从广州康旺路到荔湾广场,白水晶珠的价格也在30-200元/颗(大小不一),但相比同区域销售的碧玺珠,玻璃价格在70%左右。便宜~80%,用白水晶染碧玺,利润是水晶价格的几倍。

一块水晶,原料价仅30元,染色后的生产成本不会超过40元,商场零售价500-1200元;网上价格也在300-400元之间,是原材料价格的10倍。但对消费者而言,天然首饰一旦染色,立即失去收藏价值,性价比大打折扣。

对此,广地珠宝检测中心赖主任介绍:“我们近期检测到的假冒碧玺大多来自网络销售;一些知名的网络平台对珠宝产品监管不严,甚至假冒猖獗。尤其是假冒水晶、碧玺案件较多,部分产品还使用假冒检测证书,我中心的证书也曾多次伪造,但因涉案数量少,维权难度较大。

总结来看,以下三类造假方式令市民防不胜防:

伪造的:

树脂和玻璃的假染色

这是假碧玺中比较传统的一种方法,最近减少了,直接用树脂纤维、玻璃纤维等合成材料按照C翡翠的制作方法染色,这种人造碧玺色泽非常鲜艳,非常高的透明度和类似于玻璃的形状。粉色和绿色产品的颜色与天然碧玺明显不同,假货几乎一目了然。

假货2:下界碧玺

高温高压,优化加工

大多数天然碧玺颜色暗淡,有很多瑕疵和裂缝。为提升碧玺的美感,经销商采用高温、高压的方法制作合成钻石,优化电气石加工,局部变色,并填充人造材料以覆盖裂缝和内部缺陷。相似碧玺在外观上与天然碧玺相似。普通放大镜和显微镜不能用于鉴别真伪。

误区3:玻璃着色

假天然碧玺

目前新的假冒方法是使用天然或合成水晶进行假冒,但水晶的比例远低于电气石。即使经过染色,其重量也会比天然电气石轻。应特别注意。付费测试。此外,在多色电气石珠子中,黄色和绿色的珠子很可能被晶体取代。碧玺与水晶的区别在于前者裂纹多,杂质多,后者无裂纹杂质少。

趋势:

蓝色碧玺1年涨价近3成

对于碧玺产品来说,一年来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这与珍珠和玉石市场的低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除了各种赝品外,蓝碧玺的价格暴涨。 2013年以来,普通碧玺价格继续在上行通道中震荡,但涨幅不大,与高端翡翠、祖母绿价格走势类似。

记者从广州光明广场、正佳广场和荔湾区批发市场获悉:亮蓝碧玺价格上涨20%-30%,碧玺半成品价格达到3000元/克拉以上,超过大红碧玺价格价格。

据广州多位商家介绍,今年1-5月,同类蓝色宝石的销量比往年翻了一番还多。也有业内人士透露,蓝宝石价格上涨,或类似A股蓝宝石概念的炒作,是珠宝市场游资炒作的结果;珠宝市场从2012年开始进入熊市,大量资金从玉石、和田玉等主要市场撤出。很容易让一群人保持温暖,追逐南方红和电气石等小品类。

但在收藏方面,业内人士回忆,半成品和原石的收藏有更大的升值空间;除了质地较好的亮蓝色碧玺外,红、西瓜绿碧玺和翠绿碧玺都没有,但价格上涨不少。

相关文章
{{ v.title }}
{{ v.description||(cleanHtml(v.content)).substr(0,100)+'···' }}
你可能感兴趣
推荐阅读 更多>
推荐商标

{{ v.name }}

{{ v.cls }}类

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